未來5年建筑業大方向,看這里
1. 完善智能建造政策和產業體系。
-
實施智能建造試點示范創建行動,發展一批試點城市, 建設一批示范項目,總結推廣可復制政策機制。
-
構建先進適用的智能建造標準體系。
-
發布智能建造新技術新產品創新服務典型案例,編制智能建造白皮書,推廣數字設計、智能生產和智能施工。
-
培育智能建造產業基地,加快人才隊伍建設,形成涵蓋全產業鏈融合一體的智能建造產業體系。
2. 夯實標準化和數字化基礎。
-
完善模數協調、構件選型等標準,建立標準化部品部件庫,推進建筑平面、立面、部品部件、接口標準化,推廣少規格、多組合設計方法,實現標準化和多樣化的統一。
-
加快推進建筑信息模型(BIM)技術在工程全壽命期的集成應用, 健全數據交互和安全標準,強化設計、生產、施工各環節數字化協同,推動工程建設全過程數字化成果交付和應用。
3. 加快建筑機器人研發和應用。
-
加強新型傳感、智能控制和優化、多機協同、人機協作等建筑機器人核心技術研究,研究編制關鍵技術標準,形成一批建筑機器人標志性產品。
-
積極推進建筑機器人在生產、施工、維保等環節的典型應用,重點推進與裝配式建筑相配套的建筑機器人應用,輔助和替代“危、繁、臟、重”施工作業。
-
推廣智能塔吊、智能混凝土泵送設備等智能化工程設備。
4.大力發展裝配式建筑。
-
構建裝配式建筑標準化設計和生產體系,推動生產和施工智能化升級,擴大標準化構件和部品部件使用規模,提高裝配式建筑綜合效益。
-
完善適用不同建筑類型裝配式混凝土建筑結構體系,加大高性能混凝土、高強鋼筋和消能減震、預應力技術集成應用。
-
完善鋼結構建筑標準體系,推動建立鋼結構住宅通用技術體系,健全鋼結構建筑工程計價依據, 以標準化為主線引導上下游產業鏈協同發展。
-
積極推進裝配化裝修方式在商品住房項目中的應用。
-
大力推廣應用裝配式建筑,積極推進高品質鋼結構住宅建設,鼓勵學校、醫院等公共建筑優先采用鋼結構。
-
培育一批裝配式建筑生產基地。
5.打造建筑產業互聯網平臺。
-
加大建筑產業互聯網平臺基礎共性技術攻關力度,編制關鍵技術標準、發展指南和白皮書。
-
開展建筑產業互聯網平臺建設試點,培育一批行業級、企業級、項目級建筑產業互聯網平臺,建設政府監管平臺。
-
鼓勵建筑企業、互聯網企業和科研院所等開展合作,加強物聯網、大數據、云計算、人工智能、區塊鏈等新一代信息技術在建筑領域中的融合應用。
6. 推廣綠色建造方式。
-
持續深化綠色建造試點工作,提煉可復制推廣經驗。開展綠色建造示范工程創建行動,提升工程建設集約化水平, 實現精細化設計和施工。培育綠色建造創新中心,加快推進關鍵核心技術攻關及產業化應用。
-
研究建立綠色建造政策、技術、實施體系,出臺綠色建造技術導則和計價依據,構建覆蓋工程建設全過程的綠色建造標準體系。
-
在政府投資工程和大型公共建筑中全面推行綠色建造。
-
積極推進施工現場建筑垃圾減量化,探索建立研發、設計、建材和部品部件生產、施工、資源回收再利用等一體化協同的綠色建造產業鏈。
7.推廣數字化協同設計。
-
應用數字化手段豐富方案創作方法,提高建筑設計方案創作水平。
-
鼓勵大型設計企業建立數字化協同設計平臺,推進建筑、結構、設備管線、裝修等一體化集成設計。
-
完善施工圖設計文件編制深度要求,提升精細化設計水平,為后續精細化生產和施工提供基礎。
-
探索人工智能技術在設計中應用。推進勘測過程數字化。
-
資質改革
-
深化建設工程企業資質管理制度改革,修訂出臺企業資質管理規定和標準,大幅壓減企業資質類別和等級,放寬建筑市場準入限制。
-
下放企業資質審批權限,推行企業資質審批告知承諾制和企業資質證書電子證照,簡化各類證明事項,實現企業資質審批 “一網通辦”。
-
加強企業資質與質量安全的聯動管理,實行“一票否決”制,對發生質量安全事故的企業依法從嚴處罰,并在一定期限內不批準其資質申請。
-
充分利用信息化手段加強資質審批后動態監管,將違法違規行為、質量安全問題多發或存在重大質量安全隱患的企業列為重點核查對象,不符合資質標準要求的依法撤回。
延伸閱讀:住建部:明日起,停止受理三級、丙級等60多項資質申請!新標準實施后實行換證!
資質改革落地,1年后實行簡單換證!住建部剛剛印發《建設工程企業資質管理制度改革方案》
招投標改革
-
進一步擴大招標人自主權,強化招標人首要責任。
-
積極推行采用“評定分離”方法確定中標人。
-
全面推行招投標交易全過程電子化和異地遠程評標,加大招投標活動信息公開力度,加快推動交易、監管數據互聯共享。
-
依法嚴肅查處規避招標、串通投標、弄虛作假等違法違規行為,及時糾正通過設立不合理條件限制或排斥外地企業承攬業務的做法。
造價改革
-
搭建市場價格信息發布平臺。
-
加快建立國有資金投資工程造價數據庫。
-
強化建設單位造價管控責任,嚴格施工合同履約管理,全面推行施工過程價款結算和支付。
監理
-
鼓勵監理企業參與城市更新行動、新型城鎮化建設、高品質綠色建筑建設。
-
鼓勵監理企業通過政府購買服務方式參與工程質量安全監督檢查。
延伸閱讀:2022年起,取消強制監理范圍再擴大!監理注冊審查不再考核職稱條件、取消公示環節...
推行工程擔保制度
-
加快推行投標擔保、履約擔保、工程質量保證擔保和農民工工資支付擔保。
-
大力推行電子保函。
推廣工程總承包模式
-
加快完善工程總承包相關的招標投標、工程計價、合同管理等制度規定,落實工程總承包單位工程設計、施工主體責任。
-
以裝配式建筑為重點,鼓勵和引導建設內容明確、技術方案成熟的工程項目優先采用工程總承包模式。
-
支持工程總承包單位做優做強、專業承包單位做精做專,提高工程總承包單位項目管理、資源配置、風險管控等綜合服務能力,進一步延伸融資、運行維護服務。
-
在工程總承包項目中推進全過程 BIM 技術應用,促進技術與管理、設計與施工深度融合。
-
鼓勵建設單位根據實施效益對工程總承包單位給予獎勵。
強化個人執業資格-
完善注冊建筑師、勘察設計注冊工程師、注冊建造師、注冊監理工程師和注冊造價工程師管理制度,進一步明確注冊人員權利、義務和責任。
-
推進職業資格考試,注冊、執業,繼續教育等制度改革,推行注冊執業證書電子證照。
-
提高注冊人員執業實踐能力,嚴格執行執業簽字制度,探索建立個人執業保險制度。
-
在部分地區探索實行注冊人員執業行為扣分制,扣分達到一定數量后限制執業并接受繼續教育。
-